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十二五”发展规划
阅读次数:     


中心名称:

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类别:

生物

所在学校(盖章):

南京工业大学

中心网址:

http://bce.njut.edu.cn

中心联系电话:

025-58139375        

中心联系人:

谢宁昌

一、发展定位与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要求和南京工业大学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总体目标,本中心将在“十二五”建设期间继续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教学理念,以科教协同带动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以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实践教学平台带动工程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共享多方资源,重点投入师资培训、仪器设备、质量监控和工程实训平台建设,力求使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教学成果、一流的教学质量,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在省内具有明显辐射示范作用的、面向新一代生物化学工程技术的、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教学平台。

二、建设思路

1、坚持特色、稳步发展。多年来,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产学研用相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开放式管理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步形成自身的特点。今后,中心将进一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素养的特色;同时,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在生物制药、工程设计、绿色化学等方向上开拓实验新内容和新装置、新创新实训和工程实训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2
质量为先,扎实推进。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质量永远保证第一位的理念,在实验内容、实验教材、精品实验课程及师资队伍建设上,积极做好规划、组织、引导和投入,建立校院两级、中心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实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
完善管理、增进服务。结合学校、学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强化高水平科研教师作为实验课程负责人制度,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发展;进一步强化中心服务意识,完善内部管理条例,向国外先进实验室学习管理经验,为教师、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实验场地、仪器设备、教学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4
、共享开放、加强示范。在中心构建的优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内,进一步加强师资、设备、场地的共享和开放制度,鼓励教师开发更多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和工程应用性的教学实验项目;加大对产学研用相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校内外宣传力度,增强中心的示范作用。

三、预期建设成效(包括条件与环境、实验队伍、实验教学、体制与管理、示范与辐射、特色等方面内容,应有量化指标)

1、条件与环境

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规实验仪器设备条件建设和更新换代;重点建设纳米材料的制备、修饰、表征及性能研究综合实验、多相催化氧化、分离提纯过程、材料制备与表征综合实验、化学微通道反应装置、石油炼化大型工程模拟化装置、生物工程酿酒中试生产线等实验室、实训场所建设项目,以满足对于前沿科学、实践实训的需求,为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打下基础;加大仪器开发经费投入,研制更多具有我校工程特点的、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的实验仪器设备。

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使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在十二五期间达到800人。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进行课题研究和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建立由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构成的多层次科研创新梯队。

加大中心环境设施建设,使实验室环境、安全符合国家规范,具有人性化设计,具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运行维护保障措施得力,适应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进一步整合现有设备资源,完善校内生物化学工程实训基地运行和管理。


2、实验队伍

积极筹措经费,通过科教协同培养、国内外进修、实验业务培训等手段,加强对实验教学指导教师、教学辅助技术人员队伍的在岗技能培训。特别是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国内外先进实验手段、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及新型仪器设备学习与培训,全面提升其业务素质。逐步完善与实现以岗位聘任、考核、分配为核心的中心人事体制、机制改革,发挥激励竞争作用,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进入中心工作,实现队伍优化。力争在“十二五”建设期间,实验教学队伍总量稳定在70人左右,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达到80%,其中博士比例达到50%,任课高职人员比例超过85%,建立起一支符合新形势要求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有高度敬业精神的实验教学队伍。

进一步完善高水平科研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制度,并以此制度为平台,形成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积极支持教师开展产学研为特色的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将学科发展前沿、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技术融入实验教学内容中,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开出新的实验项目。 力争在“十二五”建设期间,获得省级教学名师2-3人,国家教学名师1-2

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与培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服务质量。


3、实验教学

结合学科前沿、行业科技发展及江苏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科学地评估和调整现行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面向化学、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多个学科,更新、丰满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高水平人才服务。

在“十二五”建设期间,将淘汰部分验证性、演示性实验,把大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由45%提高到60%。增加纳米材料的制备、修饰、表征及性能研究综合实验、多相催化氧化、分离提纯过程、材料制备与表征综合实验;将众多的在化学工程领域出现的新兴技术和概念如环流反应器、膜分离综合到一个专业实验中,建设一个综合型、设计型和应用型为一体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受到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增加快速检测分析技术、在线检测分析技术、痕量分析技术和天然产物分离分析技术等综合实验,将先进的测量技术与方法构建成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延伸成工程化理念乃至工程化应用,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生物制药专业实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生物工程酿酒中试生产线等实验和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出台鼓励措施,将更多科研、技术进步、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的成果纳入实验教学内容,并且研制相应的实验装置,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力争把2-3门实验课建设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获取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

加大实验教材编写投入,由中心组织牵头,召开实验教材建设研讨会,将实验指导教师的科研研究、教改研究转变为教材或教辅材料,力争出版具有特色的国家或省级精品实验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辅助材料3-4部。


4、体制与管理

进一步完善与加强中心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建设模式,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高效管理、科学运转、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的完善与执行,加强实验室环境安全、各类资源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高效利用与维护;中心将全面实行网络化辅助教学和网络化管理,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


5、示范与辐射

加大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对外宣传力度,特别对于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另外,通过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举办的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学术年会宣传本中心,面向省内同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相对弱势的兄弟高校开放;建立与全国同类实验示范中心的联系,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努力为教师、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

充分发挥本中心的资源优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挖掘自身潜力,多方向开展服务社会和职业技能培训。在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上,与更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企业联合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教学大平台,培养社会急需的具有工程师素养的高级技术人才。


6、特色

1)持续强化突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特色。将各学院的科研优势与科研特色积极转化为本科实验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感受、了解和接触学院的科研成果。同时,注意将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实验装置引入实验教学。进一步明确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示范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

2强化校内实训平台在学生工程实践上的作用。继续运用“工程设计和生产实际结合、生产设备通用性和先进性结合、经典过程模拟和真实产品制造过程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以典型缩微工厂模型演示、基于DCS的仿真模拟、单元操作与装备训练和基于产品工程的工程实训为手段,与相关企业密切合作,建设更多国内一流、真情实景的、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校内工程实训教学平台,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为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经费投入规划(包括投入规模、主要投入方向等)

在“十二五”建设期间,本示范中心将在学校实验教学专项经费、优势学科经费、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项目等经费支持下,投入3000万用于示范中心建设,主要投入方向如下:

Ø 示范中心仪器设备增加与更新     1000

Ø 示范中心实训平台建设           1000

Ø 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项目       100

Ø 示范中心本科生创新实验创业项目     300

Ø 示范中心网络信息化建设项目     100

Ø 示范中心实验指导教师培训项目   200

Ø 示范中心实验室安全整治项目     100

Ø 示范中心学科竞赛项目           200

学校意见




同意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二五”建设规范,学校将在政策、经费、人员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该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国际有影响的、在省内具有明显辐射示范作用的、面向新一代生物化学工程技术的现代化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教学平台。




负责人: 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