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文件
南工中心[2007]16号
一、减少化学废弃物品的产生和数量
通过正确管理化学物质的储存,把化学废弃物品减少到最低限度:
1. 建立集中购买、总量管理、跟踪检测和合理储存制度。
2. 根据需要,购买和使用合适的量,合理储存,防止化学物质过期而无法使用。丰富的经验就是订购一年内要使用的量。
3. 在所有储存化学物质的容器上贴上标签,并正确贮藏这些容器以防化学污染或化学物质变质。
4. 保持实验室和设施的清洁。
5. 制定和实施实验室操作程序,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正确管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质。
6. 减少仪器里的使用量和增加仪器的使用。
7. 定期检查实验室或设备;如果可能的话,使用危险化学物质的替代品或循环使用化学物质。
8. 把产生最少废弃物品的过程写进现有的实验草案,以此来减少废品的最终的量。在实验过程中,尽量中和一些中间产物、附带物质,使它们的毒性消失。把处理或破坏掉危险物品作为实验的最后一个步骤。
9. 重复和循环使用余溶液,从余催化剂中回收金属。
二、 实验室中化学废弃物品的储存
每个实验室都应该有一个指定用来储存危险废弃物品的空间。这个地方应有标识,并且不影响正常的实验活动,但它又很容易接近和容易被环境卫生与安全部门工作人员识别。不要把放射性废品和化学废弃物品放在同一个场所。
所有的废弃物品必须储存在辅助容器里,并根据其危险级别分开存放(如,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之类的氧化剂应和有机物或腐蚀性的物质分开存放)。实验室托盘、橱柜、试管、戽斗和搬运箱都是一些辅助容器,它们的容积是普通最大容器容积的110%。
三、标识存放的废弃物品
使用由有“危险废弃物品”字样的标签来标明装有危险废弃物品的容器。
为了避免延误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品的收集和处理,每个储存废弃物质的容器上必须有“危险废弃物品”字样的标签;所有的危险废弃物品必须用以下信息标明:
●“危险废弃物品”字样;
●产生危险废品的地址和人员姓名;
●危险废弃物品的储存日期(第一滴危险废弃物质滴入容器日期);
●危险废弃物质的成分及其物理状态;
●危险废弃物质堆放的时间;
●危险废弃物质的性质。
化学废弃物品的名称必须具体。
四、存放废弃物品的容器
容器必须是防漏的。液体废弃物质必须放在拧紧盖子的容器里,因此,即使容器被弄翻了液体也不会漏出来。用软木塞或胶带密封的容器和立不稳的容器也不会被接受。假如废弃物质没有存放在适当的容器里,请换掉容器里的物质。
受到污染的实验室垃圾(如玻璃器皿,手套,薄毛巾等)不能被液体浸湿。必须把它们放入干净的双层塑料袋里并贴上“危险废弃物质”字样的标签。
不能把玻璃或塑料试管、吸管或搅拌棒放在装有液体废弃物质的容器里,因为固体物质容易阻塞烟囱和水泵。
废弃物质必须和容器是不反应的,因此,不能把酸或盐基装在金属容器运输,不能把氢氟酸装在玻璃容器里运输。
五、分离废弃物质
分离废弃物质的方法:
●把卤化溶剂和非卤化溶剂分开;
●不要把金属和流体废溶液放在一起;
●把丙酮、二氯甲烷等和其他溶剂分开。
六、空容器的处理
在试剂瓶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清洗干净前,绝对不能扔到普通垃圾里去,不能用清水清洗盛装危险化学物质的空瓶子;此外,绝不能把装满或装了一些危险化学废弃物质的容器或没有被漂洗的容器扔到普通垃圾堆里。
七、如何处理一些不清楚的废弃物质
使用试剂的人有责任对其制造的废弃物质进行分析,提供明确的信息,
将废弃物品交给相关来处理。
八、易碎、锋利容器的处理
受到危害物质(如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的注射器、玻璃吸管和其他锋利物质必须放到指定的固定容器里。
九、实验所用的动物的尸体的处理
对于没有被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动物尸体,按照各系的的规定来处理。如果要处理受到污染的动物尸体,一般深埋。
十、处理化学废弃物质注意事项:
●在堆放垃圾之前,填写标签内容并将有“危险废弃物质”字样的标签贴在容器上;
●在容器上注明装入废弃物化学物质的日期;
●使用有螺旋盖的容器来装废弃物质并将盖子拧紧和密封;
●预留容器内的顶部空间,以防容器内的物质膨胀;
●将废弃物质装入辅助容器里并贴上正确的标签;
●如果可能的话,用危险性小的化学物质代替;
●不要将化学废弃物质混合在一起,如不要将废卤素、废金属、废溶剂混合存放;
●不要将锋利的废弃物质或吸管装入塑料袋里,要使用存放锋利废弃物质的容器;
●不要将废弃容器打开。
极具危险性废弃物列表
1,1-二甲肼 |
1,2-二溴-3-氯丙烷 |
2,3,7,8-多氯戴奥辛及之特性 |
2,4,5-涕,三氯苯氧基乙酸 |
二氯苯氧乙酸 |
2-乙酰氨基 |
2-氨基啶 |
3,3-二氯(代)苯及盐类 |
4-二氧基二苯甲烷 |
4-6-二硝基-直-甲酚 |
4-氨基 |
4-硝基联苯 |
3-羟基-氮-(顺式)- 丁烯酰胺 |
乙酰氯 |
丙烯醛, |
丙烯腈 |
己二腈 |
氯甲桥萘 |
烃基氯化铝 |
烃基铝化合物 |
烯丙基三氯硅烷 |
氯化铝 |
氯化磷 |
砷酸铵 |
氟化氢铵 |
戊基三氯硅烷 |
五氯化锑 |
五氟化锑 |
砷 |
砷酸及盐 |
砷化合物 |
五硒化砷 |
五氧化二砷, |
雄黄 |
三溴化砷, |
三氯化砷 |
三碘化砷 |
三氧化二砷 |
亚砷酸和盐 |
三氢砷化 |
百治磷 |
二甲基-3-羟基戊烯二酸 |
氰化钡 |
六氯化苯 |
二氯苯磷烯 |
对二氨基联苯及盐 |
三氟甲苯, 三氟硝基苯 |
氯化苯(甲)酰 |
苯甲基氯甲酸盐, |
铍 |
氯化铍 |
铍的化合物 |
铜化铍 |
氟化铍 |
氢化铍 |
氢氧化铍 |
氧化铍 |
硼烷 |
波尔多亚砷酸盐 |
三氯化硼 |
三氟化硼, |
溴 |
五氟化硼, |
三氟化溴 |
二甲马钱子碱 |
二甲砷基酸 |
镉 |
镉化合物 |
氰化镉 |
钙 |
亚砷酸钙 |
砷酸钙 |
碳化钙 |
氢化钙 |
次氯酸钙 |
亚磷酸氢钙 |
氯灭杀威 |
连三硫酸 |
强力杀虫剂,1,2,4,5,6,7,8,8-氯 |
毒虫畏 |
氯 |
二氧化氯 |
五氟化氯 |
三氟化氯 |
氯乙乙醛 |
氯乙酰氯 |
三氯硝基甲 |
磺酰氯 |
二氯二氧化铬 |
铜乙酸亚砷酸盐 |
砷酸铜 |
亚砷酸铜 |
氰化铜 |
香豆磷 |
氟乙酰胺 |
拜耳25643 |
杀鼠嘧啶 |
丁烯乙醛 |
氰化盐 |
氰 |
环己烯基 三氯硅烷 |
环己酰亚胺 |
环己基三氯硅烷 |
二甲基二氯乙烯基磷酸酯 |
2-(1-甲基-正丙基) -4, 6-二硝基苯酚 |
盖草能-139 |
地虫磷 |
十硼烷 |
.内吸磷 |
内吸磷-硫-甲基砜 |
乙硼烷 |
氧桥氯甲桥萘 |
二乙基氯乙烯基磷酸盐 |
二乙基氯化铝 |
二乙基二氯硅烷 |
乙基锌 |
二氟磷酸 |
二环氧丙醚 |
甲氟磷 |
二甲酯化硫 |
二甲酯化硫 |
二甲氨基苯 |
二甲基二氯硅烷 |
二硝基苯 |
二硝基酚 |
二恶磷 |
苯基苯 |
二苯胺氯胂 |
二硝基二氯硅烷 |
乙拌磷 |
十二(烷)基三氯硅烷 |
硫丹 |
草藻灭 |
内毒磷 |
乙硫磷 |
氯甲酸乙酯 |
乙硫醇 |
乙烷基二氯硅烷 |
乙烷基二氯硅烷 |
乙烯基氰醇 |
乙烯基亚胺 |
乙烯基苯基二氯硅烷 |
乙烯基三氯硅烷 |
碳呋喃 |
丰索磷 |
砷酸铁 |
砷酸铁 |
氟硼酸 |
氟 |
氟退热冰1082 |
化合物10 |
氟磺酰 |
吉伯 |
谷硫磷 |
七氯 |
十六碳烷基三氯硅烷 |
己基三氯硅烷 |
二(元)胺 |
碘化氢 |
溴化氢 |
盐酸 |
氰化氢 |
氟化氢 |
硒化氢 |
硫化氢 |
次氯酸盐化合物 |
十氯酮 |
砷酸铅 |
亚砷酸铅 |
氰化铅 |
刘易士毒气 |
锂 |
氢化铝锂 |
水杨酰胺 |
铁矽锂 |
氢化锂 |
次氯酸锂 |
泰尔红紫 |
灭蚜磷 |
灭克磷 |
镁 |
砷酸镁 |
亚砷酸镁 |
顺丁烯二酐 |
砷酸镁 |
地乐施 |
氯化汞 |
氰化汞 |
水银 |
水银化合物 |
金属氢化物 |
甲基 |
甲氧基氯 |
甲氧基乙酯氯化汞 |
溴化甲烷 |
氯甲酸甲酯 |
甲基氯甲醚 |
甲基联氨 |
甲基异氰酸盐 |
甲基硝苯硫磷酯 |
甲基半溴化铝 |
甲基半氯化铝 |
甲基二氯化胂 |
甲基二氯硅烷 |
甲基溴化镁 |
甲基氯化镁 |
甲基碘化镁 |
甲基三氯硅烷 |
速灭磷 |
灭蚁灵 |
溴化二甲基胺 |
砷酸镍 |
羰基镍 |
氰化镍 |
硝基苯 |
硝基酚 |
壬基三氯硅烷 |
二乙烷基氧二硫偶磷 |
甲基磷酸硝基Phenylphospon |
十八(烷)基三氯硅烷 |
辛基三氯硅烷 |
发烟硫酸 |
二氟化氧 |
对氧磷 |
硝苯硫磷酯 |
戊硼烷 |
甲基全氯硫醇 |
硝基二氯化胂 |
苯基苯酚 |
硝基三氯化胂 |
甲拌磷 |
硫环磷 |
碳酰氯 |
磷胺 |
磷化氢 |
白,黄磷 |
溴氧化磷 |
氯氧化磷 |
五氯化磷 |
五硫化磷 |
半硫化磷 |
三溴化磷 |
三氯化磷 |
铂化物 |
多氯化联(二)苯 |
钾 |
砷酸钾 |
亚砷酸钾 |
二氟化钾 |
氰化钾 |
氢化钾 |
炔丙基溴 |
丙希亚胺 |
发果 |
焦硫酰氯 |
苯醌 |
超级杀剂 |
高效杀剂 |
八甲基胶磷酰胺 |
硒 |
含硒化合物 |
氟化硒 |
亚硒酸和亚硒盐 |
四氯化硅 |
乙炔银 |
钠 |
氢化钠铝 |
氨基钠 |
亚砷酸钠 |
亚砷酸钠 |
氢氟化钠 |
二甲砷酸钠 |
氰化钠 |
氢化钠 |
次氯酸钠 |
甲氧基纳 |
过氧化钠 |
甲碱钠合金 |
硒酸钠 |
砷酸钠 |
马钱子碱和盐 |
治螟灵 |
氯化硫 |
芥子气 |
五氟化硫 |
硫酰氟,磺酰氯 |
硫酰氟,磺酰氯 |
异苯甲酰 |
涕灭威 |
杀螨剂 |
六氟化碲 |
四乙铅和其他有机铅 |
焦磷酸四乙酯 |
四甲琥珀腈 |
四硝基甲烷 |
四硫化物 |
铊 |
铊化物 |
硫酸铊 |
硫光气 |
硫磷嗪 |
亚硫酰氯 |
硫代磷酰氯 |
四氯化钛 |
甲苯-2,4-二异氰酸 |
毒杀芬 |
三氯硅烷,硅氯仿 |
五氧化二钒,钒酸酰 |
乙烯基 |
乙烯三氯硅烷 |
三氨光 |
砷酸锌 |
亚砷酸锌 |
氰化锌 |
磷酸性 |
四氯化锆 |
α-氯代苯乙酮 |
α-苯胺 |
β-苯胺 |
β-丙内酯 |
氯甲基醚 |
甲基硫酸酯 |
偏氨基甲酸盐 |
n-丁基锂 |
n-丁基三氯硅烷 |
n-三氯硅烷丙酯 |
原氯苄氰基乙酸甲酯 |
三氧化膦 |
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07年12月
发布者: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