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通知 > 正文
用责任迎评创优 用仁爱践行使命——生工分中心开展“师德建设重点月”活动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09-11-30

用责任迎评创优 用仁爱践行使命

生工分中心开展“师德建设重点月”活动

    2009年11月26日,在我中心笃行楼415会议室召开第七届“师德建设重点月”启动及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缪昌美,院长韦萍,生物工程与技术基础实验中心主任谢宁昌以及实验中心全体教师。以下是相关的图文报道。

1. 上午10:00,会议正式开始。会议由实验中心谢主任主持。首先由缪书记讲话。缪书记热情肯定了我中心教职员工踏实工作、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鼓励老师们再接再厉,在“师德建设重点月”活动中发挥中心示范作用。

2. 韦院长发表讲话。韦院长结合当前阶段我院工作的重点谈了对师德建设的看法。韦院长谈到,当前我院以及实验中心工作的重点是做好教学工作:对研究生的录取和毕业要严格把关;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提高要设定指标,努力提高考研率;实验中心要借助迎评准备工作将实验管理工作提上一个新台阶;在“师德建设重点月”活动中,实验中心要起到表率作用。

3. 谢主任介绍了本中心师德建设相关活动的开展情况,结合本届“师德建设重点月”活动的主题--“教师的使命”以及实验中心工作的特点,提出要从“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甘为人梯,热忱服务”、“求真务实,奋力创新”三个层次开展师德建设工作。

4. 实验中心教师结合实际对师德建设提出自己看法,进行了讨论。 

 

附录:

实验中心

2009年“师德建设重点月”专题活动

―――用责任迎评创优,用仁爱践行使命

 

首先欢迎缪书记、韦院长在百忙之中前来指导我们这次“师德建设重点月”活动,并请缪书记代表学院给我们做指导性发言,大家欢迎。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今年11月是我校第七个“师德建设重点月”,活动的主题是“教师的使命”。

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听课并和师生座谈之后,发表了题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讲话。温总理指出:“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年我校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校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代表校党委、校行政明确提出了三点希望:为人师表、爱生如子,齐心协力、爱校如家,奋发进取、爱岗敬业,为我校教职员工更好地完成教师使命指明了方向。

我实验中心认真学习领会温总理讲话精神,按照校党委、校行政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将本次“师德建设重点月”活动和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有机结合,召开以“教师的使命”为主题的学习心得交流会,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特色活动。

我实验中心是纯教学单位,我们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我们认为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有人格魅力,这个魅力具体表现在“三真”上,即做学问真实,对学生真心,对同事真诚。我们所有员工都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实验员,平时接触学生多、管理场地大、维护硬件全,其工作虽然平凡,但作为教学、科学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甘为人梯,热忱服务;求真务实,奋力创新,力争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我们要求自己淡泊名利,全心教书,全意育人,无论是作为主干课程的主讲教师还是实验课程的指导教师,都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克己为公、力求教学质量上乘,在省精品课程的建设中、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和验收工作中、在国家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的申请和运行等工作中都是这么做的,在师生中已经形成了着良好的印象。

 

一.以人为本,教书育人。

我们积极参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自觉把教书育人融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教研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大家教书育人的境界,把“仁爱与责任”的使命感和 “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树立在实验教学的第一线。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以及人品高下是与他对相关老师的爱戴程度成正比的。要想教好书育好人就得多费心思、多花精力、多耗时间,就得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生们喜爱形象生动的讲课方式,我们就花大力气制作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多媒体课件,配备完整的原创习题库,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的预习、学习和复习。为了有效实施自选式、滚动式、全开放的新型教学实验模式,我们主编出版了实验教材和多媒体实验软件,并多次在江苏省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奖。

多年的教学生涯已使我们对课程内容了如指掌,课件也做得十分精良,但是,每次上课前夕,我们还是要花费数小时备课,主要是琢磨讲课艺术。我们喜欢上课的时候走下讲台,穿梭在学生中间,一边娴熟地讲着课,一边用遥控器播放着多媒体课件,在走过每位学生身旁时,师生近距离面对面,好像是在专门对他单独授课,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老师牢牢吸住,再也无暇做小动作和打瞌睡。

我们讲课时善于联系实际,表情丰富甚至偶尔煽煽情,使听者动容,刻入脑海。有时还自编了一些有趣的口诀,在学生掌握重点内容的时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们认为细节决定成败,做大事者也要注意小节,我们愿意多花数倍时间把需要板书的内容做进多媒体课件中,其目的就是避免粉尘污染,使大家特别是前排的好学上进的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我们还收集了大量的科技短片和歌舞、小品的视频文件,在课前和课间10分钟播放,使同学们在紧张的上课之余能够放轻松。传授一些学习和生活的小经验也有利于听课效果,比如,请学生早上多吃糖,利于维持脑血糖供应,允许学生站着听课,以提高肾上腺素的分泌,避免精神不振。

考试也看出老师的责任心,出几个主观大题是最省事的,批改卷子时也可以随心所欲,但这样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面,反而诱导学生投机取巧,增加作弊率。我们应该多出标准化的、原创的试题,丰富课程的试题库,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考察真才实学。

 

二.甘为人梯,热忱服务

我们身体力行敬业奉献,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满腔热忱为师生服务,明确要求实验中心全员讲理想、讲公德、讲文明、讲质量,视同事、学生为家人和朋友,甘心为之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坚持开放式、自选式、滚动式实验模式,实行实验室全天开放,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实验要求,为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教书是我们的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我们要培养的是知书达礼、品德端庄的优秀人才,作为教师,自己应该树立起淡泊功名、乐于奉献、才华横溢、知识渊博的德才兼备的形象,还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科学的教育策略和方式来感召他们,以身作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比生硬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我们实验中心的员工有一个先天优势,就是每天在江浦校区坐班,这样就使得我们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时间,我们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年轻心态,多才多艺,能与时俱进,这样才可以成为学生的益友,我们常常和学生讨论学问(重大科技进展)、讨论电脑(软硬件更新趋势)、讨论网络(发贴、下载)、讨论未来(考研、找工作)、讨论学习方法(记忆、考试、创新实验),甚至举办摄影旅游和考研等讲座,拉近了师生距离。同学们(包括毕业的)常常向我们的手机和信箱中发送求教短信,不管有多忙,我们都会及时回复。我们的业余爱好也在给学院的工作增光添彩,在大型的活动中总能看到我们忙前忙后的身影,充当着义务摄影师和义务报道员的角色。近年来,我院摄制的几部重要纪录片如“江苏省品牌专业申请专题片”、“生物化学申请国家级精品课程专题片”、“生物工程与技术基础实验和工程实训中心作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的建设汇报视频”、“生物化学实验典型教案视频”等,都倾注了我们很大的心血。我们很多人都做过班主任,象家长般的对待学生,带领他们郊游、组织学生进行K歌对抗赛,让他们充分感受学校的温暖。我们还举办戒除网瘾的讲座、院史回顾讲座,这些举措增进了师生的感情,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更加爱院爱校,也消除了不少隐患。

我们每位同志都指导过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过创新实验,我们认为这类教学活动育人的责任更为重大,不仅要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倾囊相授,还要以身作则,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求是精神培养学生、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注意要让学生首先享受学术成果,不能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用,我们都甘愿做人梯,舍己取义。

 

三.求真务实,奋力创新。

我们积极投入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伟大实践,着力建设学习型实验中心,善于向兄弟单位和社会学习,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规范整洁、标识明显;建有实验中心专门的网站,信息完善、公开,免费为全院学生开放机房,使其能远程预习实验、预定实验并网上提交实验报告;积极挖掘实验室资源,为学生开辟创新实践平台,关注和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实践、角逐全国“挑战杯”竞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凝心聚力创新发展,顺利地通过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为我校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出了建设性的贡献。

 

四.展望

常言道:十年栽树,百年育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图势利,教学成果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取得的,我们唯有默默耕耘、做好手头上的点点滴滴,我们的影响将潜移默化的融于学生的人生,当他们走向社会,在各条战线上取得喜人成绩时,我们的教学成果就体现出来了。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明年年底的国家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的验收工作,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教学评估和省示范中心的验收工作的经验,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把本职工作做好,把验收材料做全做精,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这一任务。

 

 

 

谢宁昌

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生物工程与技术基础实验中心

2009年11月24日

生物工程与技术基础实验中心

2009-11-30

 








        

 

    

 

 摄影:张玲 /供稿:吴雪

2009-11-30



 发布者:管理员